快來打卡!這是你從未見過的植物園!
2021-03-18
由國家能源局委託該公司牽頭開展的《大規模儲能支撐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研究》工作正式啓動。
2021-03-18
由中鐵十一局自主研發的本鄰兩線長軌鋪設機組在鄭萬高鐵重慶段雷家坡隧道首次正式鋪軌,標誌着“走單線鋪雙線”的施工技術正式運用,填補了我國高鐵機械化跨線鋪軌作業技術空白。
2021-03-18
記者17日從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獲悉,日前,由中國科協主管,中國科技新聞學會主辦的《科幻畫報》官方網站和全媒體平台——科幻網改版重裝上線。
2021-03-18
記者17日從中國航發獲悉,中國航發1300千瓦級渦軸-16發動機已於近日獲得中國民航頒發的生產許可證。這將對我國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形成有力支撐,標誌着中法航空高科技領域的務實合作取得重要成果。
2021-03-18
記者17日從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近日在雲南省麻栗坡縣發現一種罕見的山茶屬植物,經研究確定這是管蕊茶組成員,並被確定為新種雲南管蕊茶。
2021-03-18
3月17日,記者從山東大學相關部門瞭解到,該校“太陽爆發及其對行星空間環境的影響”攀登計劃創新團隊夏利東教授課題組,攜手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利用我國自主研製的50mm白光日冕儀在四川稻城成功觀測到太陽白光日冕圖像。
2021-03-17
“國際航海日”,也稱為“世界海事日”,最早出現在1978年。1977年11月的國際海事組織第十屆大會通過決議,決定今後每年3月17日為“世界海事日”。
2021-03-17
自20世紀80年代我國建成了首批科技館以來,30年時間裏,全國近千座科技館拔地而起,它們不僅成為培育青少年科技素養的基地,也讓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參與到科技中來,享受到科技帶來的奇妙。
2021-03-17
“科創中國”作為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的工作品牌,啓動近一年來,以平台建設為支撐,以試點建設為依託,以組織建設為核心,服務供需對接,促進產學融合,取得積極成效。
2021-03-17
肝癌是我國病死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每年約有42.2萬人死於該病,佔全球肝癌死亡病例數的53.9%。
2021-03-17
人腦是自然界最複雜的系統之一,潛藏其間的人的心理情感和生理狀態,如喜悦、興奮、焦慮、抑鬱、煩躁、恐懼及睡眠深度、疲勞感知程度等,難以得到清晰的把握。
2021-03-17
近日,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教授彭慧勝領銜的研究團隊,成功將顯示器件的製備與織物編織過程實現融合,在高分子複合纖維交織點集成多功能微型發光器件,揭示了纖維電極之間電場分佈的獨特規律,研製出大面積柔性顯示織物和智能集成系統。
2021-03-17
據近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篇論文,科學家探究了溶質與膜表面親和力宏觀特徵的相關性。這項研究採取的新計算方法將為應用於可持續水處理的下一代膜系統作出貢獻。
2021-03-17
據英國《自然·可持續性》雜誌16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團隊報告了一種新開發的、環境足跡低的聚乙烯紡織品面料。
2021-03-16
曾搭載嫦娥五號上天的約1500株稻種成功育苗,長勢喜人。在華南農業大學温室大棚裏,嫩綠的幼苗指向天空,有望月底離開温室,栽入田間。
2021-03-16
俄羅斯薩馬拉國家研究型大學新聞處發佈消息稱,該大學開發出一種利用發電設備噪聲獲取電力的系統。這種設備未來可安裝在鐵路機車、大型船舶或活塞式壓縮機的大功率發動機裝置的排氣系統中。
2021-03-16
俄羅斯專家認為,中俄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將更快、更經濟。
2021-03-16
將宇宙射線加速到比地球上人造加速器的最高能量還高100倍的拍電子伏特的天體源,被稱為“拍電子伏特宇宙線加速器”。